中文区第一批买入$Jesse➕Base三兄弟科普
本场Spaces聚焦Base/Forecast/Zora三平台的发币与抢跑复盘。主持人“强总”详细拆解Jessie币的实战路径:仅通过Forecast发cast页与合约地址可在最初几十秒买入,Zora与Uni前端短时不可用,GMGN与机器人为备选;其用多钱包脚本进场但因技术未完全逆向仅部分吃到,随后基于链上持仓分布与流动性判断“无庄控筹”,建议快进快出并预判回落至开盘区间。讨论延伸至Base短期机会、名人发币在Zora的可行入口、Uni v4的潜力、对中文KOL误导的批评与“多样性”框架。后半场转入方法论:比特币并非真正稀缺(衍生与DeFi乘数稀释)、“放水”本质是信用扩张、减半属叙事非铁律,并给出学习路径与风险要点。
Space主题与参与者概览
- 主题聚焦:Base/Zora/Forecast三平台下的“Jessie”代币首发抢跑、交易路径、做市与退出策略;延展到Base生态短期机会、Uniswap V4机制、Zora创作者经济,以及宏观层面比特币“稀缺性”与杠杆的底层逻辑。
- 核心主持与发言者:
- 强总(主持人;资深做市商,“庄家日记”作者;自述常驻日本东京;推特置顶多次公开做市经验与方法论)
- 加密蚂蚁(听众;Jessie首发未买到,提问买入路径与工具)
- 老铁六(听众;多次提问与复盘交流,涵盖Base App、名人发币、信息筛选与方法论)
- DDT(听众;实操用Telegram交易机器人SIGMA BOT在早期买入并翻倍)
- 其他昵称:伊刻高铁等(零星提问,涉及Brands周边与402盘子)
Jessie代币首发抢跑与复盘总结
上线通道与关键判断(Base / Zora / Forecast的互联与限制)
- 关键结论:首发窗口的前数十秒,第三方钱包与聚合器大多不可用;“Forecast”是可用的首选入口,OKX等钱包与Zora前端在首分钟不可用或宕机,Uniswap前端亦未及时同步新TOKEN信息。
- 必须依赖合约地址(CA)而非ticker:首发时Forecast的搜索存在API延迟,ticker检索无法及时显示,需直接用CA进行买入。
- 数据与交易的跨平台通与不同:
- Base的Creator Coin、Zora的Creator Coin、Forecast上的Coin“三者是否通、通在哪里、如何交易”是抢跑前的核心思考;需自发币压测验证数据同步节奏与交易可达性。
- Uniswap V4采用单边流动性模型;首发阶段的流动性配置决定早期可成交路径与成本。
实操策略与执行(强总的准备与落地)
- 强总的策略准备:
- 下午以技术小号在Forecast自行发币做压测,确认:首发时GMGN与OKX均搜不到新币;链上能看到但需CA直达;Forecast本身搜索存在延迟。
- 预设“若我是Jessie,首发允许谁来买”的产品保护逻辑:官方会保护自家生态的交易入口,初期只开放Forecast路径,第三方钱包/前端暂时受限。
- 执行与成绩:
- 开盘约第10秒买入(高Gas、多钱包脚本并行),均价约0.012上下,快速翻倍至约0.021–0.025区间。
- 原计划准备百余钱包与资金,但因部分接口/逆向未完全打通,只实际跑了几十个钱包,仍实现盈利。
- 时间线:在TOKEN发布首分钟即给出CA并在推特发布方法论;因手滑删除1:03的首条提示,1:07再次发布(时区提示:本人UTC-7)。
价格表现、筹码结构与交易建议
- 核心判断:Jessie短期“高开难续”并将回落至开盘价附近。原因:
- Jessie未控筹(主持人前排多钱包抢到显著份额),筹码高度分散、结构差。
- 初期买盘以中国区为主、海外尚未起床;总持币地址虽增长(从6,000到9,000+再到~11,000),但流动性质量与大额买盘不足。
- 市值在熊市阶段开到2,000多万过高,换手与流入不足以支撑走势。
- 操作建议:
- 抢到第一波立即止盈(“卖飞永赚”理念),在约0.023附近即可出;后续若无庄控与补充流动性,价格将回落,空间有限。
- 实时观察资金流:底部流出放大、随时有大单砸盘风险。
复盘要点与方法论(可复制的“首发抢跑”流程)
- 流程清单:
- 提前搭建技术预演:用小号在Forecast发币做压测,验证搜索延迟、三平台数据同步、CA直达的有效性。
- 明确流动性与交易“入口优先级”:首发阶段仅Forecast可买;Zora前端/OKX/Uniswap前端可能不可用或未更新。
- 必备工具与准备:高Gas、多钱包脚本、CA直连;避免依赖邀请码与第三方聚合器;必要时用Telegram交易机器人(如SIGMA BOT)辅助。
- 风险识别:KOL“攻略”常有误导;以产品逻辑与链上事实为准。
Base/Zora/Uniswap V4生态观察与机会
Zora创作者经济与Base App(内容即资产的交易入口)
- Zora主打创作者经济与“内容可购买”模型;Base App内测体验显示帖子下可直接购买,但首发阶段该入口并非必需,公开链上与Forecast即可完成交易。
- 强总判断:短期内Zora非代币本身可能更有机会(平台级机会),因其承接“创作者×做盘”的叙事与流量。
Uniswap V4与新型价格发现
- Uni V4的单边流动性与可编程Hook为新型流动性与价格发现提供工具(提及Aztec在V4上的拍卖式价格发现)。
- 认知差异:中文区不少“只会写广告”的攻略将Zora与某币对过度绑定,忽略了DEX的自动路由与跨币对换路径;应以机制为准而非KOL口径。
生态流量与短期窗口
- Base短期确有“主题性窗口”,但“长期命(meme)飞轮”难以复制Solana的天时地利人和(大庄家、BOT生态、聪明钱地址库、洗钱盘等基础设施与人群聚集)。
- 资金面与散户行为现实:行情差、旅游季、购买热度不足;即便“Base老大喊单”,持币地址增长仍有限,短期更偏结构性机会而非全面繁荣。
KOL内容与信息筛选
- 误导常见点:
- 仅凭“时间+名称监听”抢新,极易买到诈骗合约;大公司可能会在官方预告时点之前发币(如12:58),再在1:03发布CA,时间差与误差很大。
- 将Zora/Uni交易等同于只能用某特定钱包或币对,忽略DEX的自动寻址与跨币对兑换。
- 正确的筛选与校验:
- 用链上实测与产品架构逻辑校验KOL说法;以CA、流动性池、前端更新状态为准;避免仅依赖邀请码与攻略文。
名人发币与“庄家剧本”视角
- 名人发币“一波流”特征显著:
- 以特朗普与梅拉尼娅为例,首波拉升后大幅回落甚至归零;初期1–3波有胜率,随后风险显著。
- 大庄可借“创作者变现”合作(艺术家/音乐人入驻Zora/Base主页,由庄家控盘)吸引“有钱的美国韭菜”。
- 做市商视角:
- 强总自述参与Pump等项目的做市,曾明确“价格维持9天”因第9天协同出货;“庄家日记”的核心是以操盘者的上帝视角预判剧本。
宏观与加密金融的底层逻辑
比特币“稀缺性”的再解读
- 结论:在金融工程与DeFi出现后,比特币实质上已“非稀缺”。
- 示例:BTC托管与WBTC/cBTC等包装,ETF(现货/期货)与衍生品,使“可被交易的比特币份额/敞口”在金融层面被多重复制与扩张。
- 类比以太坊:1 ETH → Lido得stETH → 再抵押至Swell得swETH → 叠加Aave/Pendle等循环贷与衍生品,形成资产乘数效应与高杠杆(甚至几十倍)。
- 启示:比特币的“数字黄金”与“减半必涨”均属叙事;过去有效不代表未来必然,须警惕惯性思维。
“放水”与信用、杠杆链条
- 放水本质多是“信用扩张”:投行与金融机构以低息获取大量信用额度,进入市场抬升资产;并非简单的“印钞”。
- 杠杆常态化:
- DeFi循环贷、ETF/期货与银行式“货币乘数”在加密与传统金融均普遍存在。
- 历史案例印证高杠杆脆弱性(次贷危机、贝尔斯登倒闭等)。加密的TVL/交易数据常被多层杠杆“放大”,需警惕“看起来很大”的虚胖。
周期与减半叙事
- 减半是“软约束的叙事”,非硬约束的因果律;未来未必沿用旧规律。
- 今年路径:先降息再谈放水;资金环境(天时)决定大盘能否系统性拉升。
其他讨论与杂项
- 402盘子:头号持仓占比达6%,“一己之力玩死盘子”,无解。
- WLFI:主持人称有内幕(不便公开),逻辑为“私募打底、散户难进”,风险偏高。
- Brands周边:T恤/马克杯持有者后续或有福利;消息推送建议绑定TG Bot与使用Gmail;推特订阅仅作身份标签,Brands优先级更高。
关键结论与可操作清单
- 抢跑必备:
- 预演压测:用Forecast自发币,验证三平台数据通与延迟。
- 首发入口:只走Forecast+CA直达,高Gas与多钱包脚本并行;避免依赖邀请码/聚合器。
- 交易前看池:确认Uniswap V4的单边流动性状态,前端是否已同步;OKX/Zora首分钟大概率不可用。
- 出入策略:
- 抢到第一波即止盈;观察资金流与筹码结构,“无庄不成市”,结构差则不恋战。
- 跟随“天时”:在熊市开到高市值多为不利,等待真正的资金环境改善。
- 信息筛选:
- 不迷信KOL与叙事,优先产品与链上事实;多样性(用户/资金/生态角色)不足的盘难成“神盘”。
- 宏观认知:
- 将“减半/数字黄金”视作叙事而非定律;理解信用扩张与杠杆的常态化,享受泡沫、快进快出。
亮点与纪要梳理
- 强总在首分钟发布CA并给出“只用Forecast买”的方法论提示(1:03首条误删,1:07重发;UTC-7时区),自称中文区最早提示者之一。
- 实操数据:约0.012首秒买入,0.021–0.025快速翻倍后减仓;后续看到资金流出与大阴线,提示将跌回开盘价附近。
- 工具验证:GMGN在1:03左右已可买入;Telegram SIGMA BOT在Base链可用(DDT实测均价~0.00985)。
- 体系化方法论:以“操盘者视角”设计策略;先研机制后抢跑;以“CA直达+高Gas+多钱包”覆盖首秒窗口;“卖飞永赚”。
- 认知输出:比特币“非稀缺”的金融工程解释、放水与信用的本质、减半叙事的软约束性,均为本场对大众叙事的系统性纠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