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不动,我的嘴一定要动:嘴撸才是熊市最大产能
本场Spaces围绕“熊市嘴撸(内容输出)如何成为最大生产力”展开,由米秀与雅米主持,嘉宾毕世王(King)、左哥、初号机分享嘴撸的技巧、变现与新人从0开始的路径。讨论指出:在行情低迷时,持续高质量输出与真诚互动能取代资金成为关键存在感与获取回报的方式。毕世王以长期深耕单一项目、设定短中长期策略实现稳定现金流(每月约5000U,且曾有3万U以上爆发)为例;左哥强调“写就对了”、面向1–3级受众、聚焦少量榜单与及时换U;初号机系统化总结选项标准、平台生态与心态建设,反对AI水文并强调融资与奖励规则。共识是:选好项目、长期投研与互动、理解榜单与发奖机制、建立人设与关系网络,嘴撸可比交易更稳且可带来合作与职业机会。
熊市嘴撸全景笔记:技巧、变现、从零到一与实操时间
参会与角色定位
- 米秀(主持):提出核心主题与问题链,强调熊市里“嘴撸=生产力”,把嘴撸视为Web3的低成本注意力生产与个人品牌建设路径。
- Yami(共同主持):从建设者视角认可嘴撸与持续发文的重要性,负责串联议题与时间投入提问。
- King(毕世王/币市王,马来西亚):近月专攻嘴撸赛道,强调投研与与项目方互动。他在“牛顿”等项目拿到显著空投,月度现金流稳定,兼顾短中长期玩法。
- 左哥:自去年12月开始在“开头”生态深耕,以分享嘴撸技巧与心法走红。强调“先写就对了”“互动为王”“变现要换U”。
- 初号机(前字节跳动,已辞职专职KOL):系统化总结嘴撸平台与项目选择清单,强调反AI水文、重利他价值与心态建设,提出多个平台备选与避坑建议。
开场与主题定调
- 背景:行情疲弱,交易普遍受挫,“资金决定趋势”的认知在熊市被“持续输出/存在感”所替代。时间线里“嘴巴比”现象明显,谁持续发声谁就活着。
- 主题框架:
- 嘴撸的技巧与节奏是否必要,核心是什么?
- 嘴撸是否能稳定变现,路径与策略?
- 新人从零开始的可执行路径与避坑指南。
嘴撸的核心与技巧共识
- King:
- 核心是“投研+互动”。从投研出发能挖到项目更深层资料;好的项目方“在线、响应、可沟通”,通常奖励更丰厚。
- 技巧必须有:同一项目大量竞争下要“写得不一样”。他在Audit项目连续4个月输出120+篇、每日换角度,稳定拿到以交易费10%作为空投的奖励。
- 选好项目极关键:投研的眼光与名声绑定,如果项目质量欠佳或跑路,跟随你的读者会受伤。
- 左哥:
- 技巧可训练,但“先写就对了”。知识分层1
10里,读者多在13级;你达到3~4级理解即可开始写,面向一二级读者产出最广谱内容。 - 初期账号养成需认知:除非踩风口,否则新手通常需大半年;先别贪多榜单,锁定1~2个能冲的榜单,优先选“每月有奖励”的项目。
- 技巧可训练,但“先写就对了”。知识分层1
- 初号机:
- 明确“规则意识”,列了十几条新人友好建议(详见下方“项目选择/避坑清单”)。
- 反对AI拼接水文破坏时间线;动机应该是表达/输出而非仅仅为奖。
- “早期+冷门”有性价比,但需谨慎权衡(尤其TGE节奏与预算)。
- 米秀:
- 嘴撸像Web3的“链上心跳”,活跃与输出提升“被捕捉的真实存在感”。对于无背景/低粉账号,嘴撸更像“敢开麦、敢为项目发声”的态度。
变现逻辑、收益画像与风险控制
- King(数据与策略):
- 嘴撸比交易更容易:零本金、少情绪。交易受市场消息与人性左右,嘴撸稳定靠“产出+关系”。
- 三套玩法:
- 短期(~2周):冲榜博高权重,但竞争大、门槛高,不太建议新人。
- 中期(1~2月):有乐趣与阶段性目标,但需选项目与时间节点。
- 长期(月度持续):与项目方长期Build获取“月度现金流”。他个人每月可稳定5000U+,通过多项目叠加形成稳定收益池。
- 核心原则:不要为嘴而嘴;选能长期给福利的优质项目;长期建设是穿越牛熊的现金流之道。
- 左哥(平台与收益案例):
- 有了“开头”、Infofay、窝券、Cookie等平台,即使几千粉也能有收益机会。
- 爆级案例:FF单次3万+U、Mira约1万U;常态月度几千U较常见。
- 关键提醒:变现后“记得换U”,嘴撸是辛苦钱,勿再拿去高风险交易亏回去。
- 初号机(生态与趋势判断):
- 嘴撸迭代“首撸”(交互拉量→舆论扩散),项目方用内容覆盖来达成认知渗透。
- 预算更精打细算:像币安Alpha从大肉到30U,小池更常见;“一个人几万刀”的时代在减少。珍惜仍愿意拿预算做活动的项目方。
- 互动成本高(评论往返、人情维系),但明确能赚到钱。她今年也有小五位数入账(吃到好项目)。
- 米秀与Yami(认知补充):
- 嘴撸是Web3低门槛的注意力生产,无需本金、关系。相较交易更稳,错误言论的代价远小于开错仓位。
- 变现维度远超直觉:空投、品牌曝光、合作机会、岗位(社区MOD/运营)、IP成长与资源主动找上门。
新人从零到一:路径、互动与心态
- 左哥(路径打法):
- 先做“自我定位”:你的赛道偏好(NFT/GameFi/DeFi等),先圈住同好人群。
- 每日大量“有意义互动”:锁定8~10位你喜欢的KOL,基于其内容做真诚、增量的二次讨论;避免“GM/棒棒棒”式BOT回复。
- 快速回复争取靠前位置与置顶曝光,胜过小号自发原创的自然触达。
- 心理建设:早期几百粉基本无曝光,少点赞少评论是常态;在缺正反馈下仍坚持写。
- 初期嘴撸策略:先稳1~2个榜单与“月奖项目”,在榜上有名后自然引来更多交流与曝光。
- King(互动与内容):
- 真诚是打动人的起点;互动是双向的,他会尽力回复每位留言者。
- 从自身最擅长赛道切入(如交易/DeFi),把专业化内容做成你的识别度。
- 小号往往更认真、更愿投入心力,值得关注与扶持;别被大V的“高高在上”打击,做自己,坚持就会被看到。
- 初号机(心态与价值):
- 新人要做“利他价值”与“区分度”——信息价值(教程、情报)、赚钱价值(真金白银)、情绪价值(段子/审美)。
- 避免BOT式无意义刷评,影响完播与限流;真诚阅读与反馈才能建立关系。
- 接受拒绝与失败:排名上不了、被系统误伤(女巫/识别失败)要学会放下,别与AI置气,迅速换能识别你的项目。
- 初心要稳:为写、为表达、为成长,不要因短期激励动摇主业或崩心态。
项目选择与避坑清单(初号机总结合集)
- 优先早期与“可识别新人”的项目;清晰确认结算周期:周结/月结。
- 明确TGE节奏:过度拖延是红旗(如IQ项目3月起撸8个月未TGE)。
- 看融资与预算:有钱不一定大方,但没钱更难发得出钱;按奖池预算评估人均回报与上榜难度。
- 关注分配规则:额度、排名机制、语言区差异、每小时榜单刷新节奏(中文区时段可测试,但需权衡流量)。
- 门槛项:粉丝数、YAP分数、需先发3~5篇才能上榜;周度更新排名与申诉通道是否可靠(被下榜需能沟通解决)。
- 多平台并行:除“开头”外,Galaxy、Cookie、Riley、War Train(夸克)、窝券等;尝试Kindred、STBL等具体案例。
- 坚持反AI水文:追求有温度、有判断的原创输出。
时间投入与日常工作流
- King:
- 每天约10+小时(8:00—22:00),按小时节奏“读官方/创始人推文→找灵感→发文→回评”。
- 同一项目日更,换角度写,保持与项目方/社区的高频互动。
- 左哥:
- 全职经营,碎片化累计4~5小时/日;兼顾非嘴撸内容与AI制图练习。
- 家庭时间与工作平衡,集中在不被打扰时段深度产出。
- 初号机:
- 已辞职全职投入。近期受大盘情绪影响,减少纯嘴撸、转为吐槽无良项目与自我表达;但强调好的项目愿意花时间做深背调与真诚Build。
- Yami个人经验:
- 小号阶段(<5000粉)曾每日4~5小时刷时间线、点赞与高质量评论,重关系、重效率。
关键结论与行动建议
- 嘴撸能变现且更稳:零成本、低风险、收益多元(空投、合作、岗位、IP增长)。把收益“及时换U”,别再拿去高风险交易。
- 技巧与节奏重要但不神秘:先写就对了;面向低阶读者的可理解输出;锁定少量榜单与月奖项目;形成“投研+互动+日更”飞轮。
- 互动是杠杆:真诚、有意义的评论与快速响应能让小号获得高曝光;关系网是资产,互动是维护成本亦是价值放大器。
- 项目选择有方法:看TGE节奏、融资与预算、分配规则与门槛;多平台并行试错;及时止损“识别失败/拖延”的项目。
- 心态建设是护城河:接受早期冷启动的无反馈、拒绝与误伤;坚持“利他价值”,拒绝AI水文与BOT评论,做有温度的差异化内容。
- 熊市是建设者的窗口:在普遍躺平的周期里,持续输出的“活账号”就是下一波最先起飞的人群。
亮点摘录
- King以“短/中/长期”叠加策略做稳定现金流,月度5000U+;曾错过3000U空投依旧量化为稳健模型。
- 左哥实战爆级:FF约3万U、Mira约1万U;强调“辛苦钱要换U”。
- 初号机提供8个平台与十几条筛选准则,指出预算趋向精算化,提醒珍惜仍愿意做分发预算的项目方。
- 米秀将嘴撸概括为“Web3的低成本注意力生产”,内容即算力、注意力即资产——以空间(Space)与发文共同构建个人存在感与资产化路径。
结束语
- 主持人总结:嘴撸的本质是参与感与持续建设,不必等到行情好或粉丝多才开始。只要敢发第一篇,便已赢过一半人。
- 行动项:
- 锁定赛道与KOL,建立互动清单与日更节奏;
- 选择1~2个月奖项目切入,形成稳定现金流;
- 记录平台与项目的结算与门槛细节,做自己的筛选表;
- 坚持原创与利他价值,避开AI水文与机械评论;
- 收益换U,守住嘴撸得来的辛苦钱;
- 开启嘉宾小铃铛,跟随他们的节奏与方法论,边学边做,穿越熊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