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场Spaces围绕下一轮加密周期、AI与区块链的结合、股票代币化与Pre-IPO机制、BTC/ETH资产属性差异、交易方法论与风控、宏观与盘面关系、期权在熊市的用法、亏损后的重建与心态、内容创作与平台选择、健康与作息等展开。李哥强调AI将形成新生产力,Crypto将承载新的生产关系;主张用Crypto做Pre-IPO补足透明与监管,让消费者与股东权利打通;BTC偏价值储存、ETH具工业属性更高波动;实操上以线性扩仓、降杠杆、概率分仓与LPPL模型定反转,价格行为优先于宏观;熊市买put避卖call的gamma风险;并分享灾后重建、长期盯盘的健康与伴侣支持、以及平台化内容的利他创作路径。

Space纪要:Crypto、AI与交易心法全景笔记

参与者与角色

  • 主持与核心发言人:李哥(多次被称为“李哥”,空间发起人与主要观点输出者)
  • 泡泡:多轮提问者,围绕股票代币化、交易话题互动(推断为“说话人2”)
  • 小笨蛋:考虑做直播与情绪价值陪伴型服务(说话人8)
  • Moonlight(月光姐姐):在币安与油管做内容,关注交易作息与焦虑管理(说话人9)
  • 嫂子(李哥爱人):短暂插话,佐证与支持李哥(说话人10)
  • 其他提问者:多位未署名的听众(说话人3、4、5、6、7、11、12等),涉及仓位管理、宏观与盘面、LPPL模型、期权、职业选择与心理建设等

市场回顾与周期展望

  • 早期回忆:李哥回顾“草莽年代”的币圈(火币最初仅有BTC与ETH,后有莱特币),无合约、现货推盘带强烈赚钱效应,曾3个月从30万做到200多万(约6-7倍),本质是“资产荒”期。
  • 当下结构:从“资产荒”转为“资本荒”,优质资产更少、资本更谨慎,赚钱效应减弱。
  • 展望:李哥预期下轮周期中BTC与ETH会显著跑赢当前与2021年周期,驱动来自技术落地与生产力提升(而非宏观利率判断)。

AI与Crypto的结合:新生产力与新生产关系

  • 生产力侧:
    • 机器人出租车(Robotaxi)与线上“意识体”型AI(赋能办公工具Word、Excel、PPT与手机等),像“私人助理”般执行任务并产出可计价劳动。
    • 自动驾驶与AI“资产”可形成抵押、产生收益(类“质押收益”),出现AI生产力可以租赁与分配的需求。
  • 生产关系侧(Crypto的角色):
    • Crypto作为新生产关系的承载层,为AI生产力提供资金承接与权利分配的基础设施。
    • 借历史类比:文艺复兴期间新生产力(蒸汽机)伴随股权资本主义萌芽(东印度公司股权);如今Crypto可能扮演新生产关系的“股权层”。
    • 去中心化权利:认为当前中心化机构一改规则即可“崩盘全局”不合理,AI提升生产力的同时个人权利也应提升,新的生产关系将释放权力与约束资本滥权。
  • 价值观:强调行业引领者应具备理想主义精神(以中本聪为例:从未动用其币),批评贪婪与“无理想”短线行为,期待下一周期出现具理想主义的匿名或团队“领军者”(类似Satoshi)。

股票代币化与“Pre-IPO on-chain”设想

  • 问题意识(泡泡提问):股票代币化是否仅提供“7×24小时交易”的边际?
  • 李哥观点:
    • 关键意义在“Pre-IPO”上链市场:补足纳斯达克主板上市前的公司数据不透明与财务造假问题;通过民间机构准入许可、类似私募监督路径,陪伴公司走到IPO,形成Crypto与股票代币化的完美衔接。
    • 消费-股权闭环:引入“积分—代币—股票—空投”的互换机制,消费者可同步成为股东、享有治理权(DAO),以约束公司行为,避免“一家说了算”。
    • 文化延伸:名人币存在雏形,但缺少第三方监管与公信力;未来Web2公司将无限迁移其模式与权利到DApp,以更公平的权利释放。
  • 社会形态的延展:
    • “消费者即股东”的混合体制(资本主义×Crypto原生主义)可能演进为某种“类共产主义”形态(公有制内涵),因为收益与权利共同赋予个体。
    • 通过消费投票(资本主义的奖励机制),同时拥有公司主权与话语权,借DAO与股权约束公司,抬升个体权利。

资产属性与定价逻辑:BTC vs ETH

  • 比特币(BTC):
    • 类黄金的“价值储藏”(Store of Value)属性明显,挖矿成本与供应控制构成底层价值锚,价格具有“硬底”。
    • 金融学“吉芬商品”类特征(或类似需求随价格走高而增强的金融资产行为):价格越高,需求越大;与现实商品“价格越低需求越大”相反。
  • 以太坊(ETH):
    • 类白银的“工业原料”属性,拥有工业/使用价值(DeFi、Gas消耗),因此价值储存能力弱于BTC,随供需与应用波动更大,牛熊周期波动率显著高于BTC。
    • 案例:本轮ETH从1400到4900翻小三倍,BTC从7.4万到12万不到一倍;熊市中ETH受用例减少影响更大。
  • 行业结合:
    • 李哥认为AI×Crypto结合,ETH更合适(Solana也可,但BTC不适宜做工业属性叙事)。

交易方法论:概率、分仓与线性扩仓

  • 仓位与资金扩张(说话人3提问):
    • 线性增长原则:资金增长与仓位增长保持线性(等差)而非指数,避免因杠杆/过度扩仓导致难以驾驭的痛苦。
    • 大资金阶段降杠杆:空头0.2-0.5倍为主,追求“尽量不回撤前提下的收益”,以规模效应达成目标。
  • 概率与试错(说话人4提问):
    • 量子力学式“概率云”思维:当胜率主观估计为80%,先用小仓位(如20%)验证,再根据多维共振(基本面、技术面、事件面)提高仓位比例。
    • 多维权重与动态调整:建立权重体系,对不同面信号量化到持仓比例,分仓试错,不全仓一把赌。
  • 长期心态:
    • 不下注“一次赢”,追求“长期稳定上分”,错了下次还能玩;以“反脆弱”方式(多次小试错,一次对就成)。

模型与理论:LPPL与混沌量化

  • LPPL模型(Log-Periodic Power Law):
    • 李哥多次以LPPL测顶:ETH 4770的顶部反转、黄金3400与4370两次顶部的狙击;认为是“从混沌系统量化秩序”的有效工具之一。
    • 自创理论体系:融合物理与数学(如流体力学、湍流公式),用于价格行为捕捉与高频/有效市场的建模,将“混沌系统的特殊降维求解”应用到交易。
    • 科普计划:未来会分章节科普LPPL与自创理论,并考虑做工具包;当前不对外全面公开(尚需威望/节奏)。
  • 方法学立场:
    • 不迷信传统技术分析的复杂体系(如缠论/波浪),强调剃刀原则与极简、可用、贴合本质的指标/模型;“黑猫白猫,能赚钱就是好猫”。

宏观与盘面:有效市场假说与右侧滞后

  • 观点:
    • 宏观是右侧滞后指标,不宜指导短线或中长线资产配置;“有效市场假说”下,一切信息反映在价格行为与盘面中。
    • 操作秩序:先立本质价格方向,再看宏观“共振”作为催化剂;不要被宏观作文带偏。

风控与心态建设:主动防御与反脆弱

  • 心态“三条K线”:市场K线、账户收益曲线、心态K线,三者都要稳。
  • 主动防御:在意气风发时故意“放水”,降低自我膨胀;左侧防守胜于被动挨打。
  • 分仓止损:不要扛到爆仓才动,分步止损,维持能动性;控制回撤是“唯一可以稳定掌控的变量”。
  • 复利与不亏:通过控制回撤与持续小赚,利润曲线将呈指数增长;“不亏就是赚”。

期权策略(说话人6提问)

  • 熊市卖方风险:
    • 卖call在熊市易遭遇gamma squeeze(被嘎空),保证金受重大影响。
  • 策略倾向:
    • 熊市更偏买put,在跳空(gap)与空头行情中权衡;李哥在此前space详述过buy/sell call/put对应场景,后续会剪辑回放。

内容创作与职业路径:情绪价值与赛道选择

  • 小笨蛋的路径建议:
    • 流量≠留存,关键在“内核价值”。与其做复杂技术分析,不如结合自身优势(语言、角色扮演、陪聊/咨询),为交易员提供“情绪价值”与陪伴服务(付费咨询、语言教学、陪聊),更符合需求与可行性。
    • 强调“无风险收益”优先:先通过无风险方式赚取现金流,避免在交易技能未成熟时陷入合约反复“赚赚亏亏”。
  • Moonlight经验:
    • BI(币安)粉丝KYC真实性高,用户诉求以“学习赚钱”为主;在币安与油管的多年内容中,坚持观点/知识输出、不依赖擦边也可做大盘(强调按平台赛道定位内容)。

作息管理与健康建议

  • 盯盘与多任务:
    • 10年日常盯盘时长可达10-16小时(除睡眠外),多任务并行(看盘、写推文、处理信息),通过“量变积累”训练盘感与神经网络(深度学习式自我强化)。
    • 非必须高强度持续专注,可轻松观察、标注、验证思路,避免焦虑化看盘。
  • 身体与工位:
    • 重视男士健康(前列腺、久坐),合理理疗与规律作息;肩颈与腰椎健康关键,建议人体工学椅与升降桌、强化背阔肌与核心力量。
    • 饮食与家庭支持:感恩伴侣支撑(衣食住行与关系维护),将决策算力保留给市场,相互分工是“利益共同体”的最佳配置。

心理支持与灾后重建(说话人5、7等)

  • 面对爆仓与抑郁:
    • 李哥自身经历多次重大回撤与情绪深渊,强调“任由情绪宣泄→回归平静→复盘反思→迈出下一步”。
    • 找到快乐源(运动、社交、兴趣)以转移注意力;必要时做兼职/外卖以重建节奏与现金流,降低焦虑与面子压力。
    • “Know yourself”:识别个人边界与极限,不强迫突破极限以免反噬;反人性与顺人性要动态拿捏。
    • 成长必经“大亏→大赚→再亏→小亏小赚”的磨人阶段,勿与他人账面市值盲目对比,关注现金与回撤控制。

价值观与灵感:Think Different与理想主义

  • 文案与格言:
    • 李哥引用并演绎乔布斯“Think Different”广告词与精神(为看世界不同的创作者造工具),崇尚“中二精神/理想主义”,认为行业领军者应追求完美与不妥协(乔布斯/中本聪典型)。
    • 分享自写文案:机会来时无人知(可能在睡觉/吃饭),唯有“长期专注与投入”方能抓住;尊重失败且努力的人,宁可错误的乐观、不可正确的悲观。
  • 家庭与支持:感恩父母与伴侣的关键支持,在最难时刻成为“最坚实的后盾”。

现实案例与市场观察

  • ETH趋势操作回顾:
    • 从1500启程,抄底2100、3400,趋势持有到4770清仓;后续冲4900难以有效新高,盘面量能与结构验证顶部,转入反转。
  • 黄金两次顶部:
    • 3400与4370两次做空,LPPL模型测顶后“自由落体式下行”呈现。

争议与辩驳:Tom Lee与机构行为(说话人2)

  • 对“长期喊牛”式KOL的批评:
    • 一直喊牛/一直喊空不构成能力,概率上总有对的时候;历史归纳不应被滥用。
    • 提出假设(不可证伪):可能存在大资本(如Peter Thiel)借名人喊单实现链上对敲与代币/股权的套利/出货(提醒识别激励与结构)。
    • 周期面前任何个体难以逆势(即使MSTR、GBTC也经历负溢价与周期压力)。

Dot-com与AI订阅模式的历史类比(说话人2)

  • 观点:
    • Web1初期盈利模式(付费上网/广告收入)与最终成熟形态(电商/平台经济)存在迭代与洗牌。
    • Web2同样经历资本烧钱到直播/打赏/到店服务/快递/打车的盈利模式重塑。
    • 推测AI的最终稳定盈利模式可能不同于今天的“订阅费”,当前订阅形态未必是终局解。

给年轻人的建议(说话人11)

  • Gap年与试错:
    • 大学休学一年正常,拥有极高试错空间与低代价;发掘“能带来快乐的事业”,不必追Web2公众号,优先考虑Web3原生(空投、创作、利他分享)。
    • 自我定位:明确独特价值与标题(例如李哥的定位:Crypto Holder+伪Trader+AI+明确观点+科普+抽象派行为艺术+多轮趋势握手+LPPL代言),找到与众不同的“闪光点”。
    • 不负债,先稳现金流与心态,再逐步提升交易技能。

重点亮点与可操作要点

  • 周期与结构:下轮AI落地与Crypto生产关系承载将是核心驱动,BTC与ETH大概率跑赢。
  • Pre-IPO on-chain:用Crypto承接“上市前治理与监督”,打通消费者-股权-代币-空投闭环,DAO约束公司行为。
  • 资产属性:BTC(SoV/金融属性)vs ETH(工业属性/用例驱动),周期波动差异由属性决定。
  • 方法论:
    • 分仓试错与线性扩仓,避免指数仓位扩张与高杠杆;
    • 胜率主观估计对应仓位比例,随多维共振动态放大;
    • 控制回撤是可控第一性;长期“永赚”优于不确定“大赚”。
  • 模型与工具:LPPL与混沌量化(流体力学/湍流等)帮助测顶与反转识别,未来将做科普与工具化。
  • 宏观立场:以价格行为为先,宏观作为催化剂而非驱动;避免宏观右侧指标干扰初级与中短线决策。
  • 心态与风控:主动防御、心态K线管理、反脆弱的多次小试错,维持可持续复利轨迹。
  • 期权:熊市谨慎卖方,优先买put应对跳空与趋势。
  • 职业与内容:根据平台与受众定位内容(知识与观点为主),提前积累无风险收益与“情绪价值”服务能力。
  • 作息与健康:多任务并行训练盘感、人体工学与核心力量、男士健康重视,家人/伴侣支持是长期战斗力的重要底座。

结语

  • 本场Space围绕“AI×Crypto×新生产关系”展开长线愿景,落地到“交易方法论、模型应用、心态与风控、职业路径与健康”全链条讨论。整体基调:理想主义的长期主义与现实的风险控制并行,以可证伪的盘面与模型为主,以权利释放与治理升级为方向,以个体自律与群体利他为准绳。